這不是憤青文,也不是抱怨社會的反社會宣言。

我只是想陪你坐下來,看看這一局牌到底怎麼發的。

人生就像是打麻將,手上的牌好壞或許你沒得選,但我們可以一起想辦法,怎麼拆、怎麼丟、怎麼拚湊出一手能胡的牌。 不保證贏錢,但至少,不再讓自己一直被「摸不到自己想要的牌」搞到心煩氣躁。

那夜晚上

我是混蛋嗎?

https://youtube.com/shorts/wF7IcnWhf-4?feature=share

我們這一代,努力已經寫進基因,卻仍在原地踏步

從小,我們就被教導「努力就會成功」,這句話像一個老掉牙卻不容質疑的信仰,灌輸在我們每一代的腦子裡。但你有沒有想過,為什麼我們會這麼「自然」地相信努力很重要?

如果你看過《人類大歷史》,你就會知道,努力,其實是演化寫進我們基因裡的生存機制。

在那本書裡,Harari 講到了一個有趣的歷史轉折點:

當人類從「狩獵採集」進入「農業社會」的那一刻開始,人類生活變得更辛苦了,但我們卻以為我們在「進步」。

以前的狩獵人類,每天花幾個小時狩獵、採果子、跳舞、發呆,其實活得很快樂。

反而是進入農業社會之後,為了穩定糧食,我們開始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,養活更多人口、修築堤防、耕田犁地,生活變得更努力、更累,卻未必更自由、更幸福。

但關鍵來了:這種「努力換生存」的模式,延續了幾千年,變成了我們的預設程式。

為了讓孩子多吃一口飯,我們願意從早忙到晚;

為了不讓自己餓死,就算身體撐不住也不敢辭職;

為了下一代能活好一點,我們甘願一輩子只做一種工作。

所以努力,的確是演化「選出來的」策略。因為在舊社會,努力=活著

但問題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