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寧願每個月爽花 3 萬,還是用 3 萬去付房貸?
這個問題,其實在測的就是你的 「延遲享受指數」 —— 決定你未來能不能財富自由的心理能力。
延遲享受指數(Delay Gratification Index),描述的是一個人能否「忍住當下的慾望」,選擇等待更大或更長遠的獎勵。
用白話講,就是能不能抵抗「現在買下去好爽」的誘惑,去選擇「未來會更爽」的生活。
在 1972 年,心理學家 Walter Mischel 在史丹福大學做了一個經典實驗:「棉花糖實驗」。
研究人員給小孩一顆棉花糖,告訴他如果等 15 分鐘不吃,會再獲得一顆。結果發現,能忍耐的孩子,多年後在學業、收入、健康上都表現更好。關鍵在於這群孩子展現出「延遲享受」的能力!
人們往往高估現在的價值、低估未來的獎勵。
「時間折現」(Time Discounting)指的是:我們會傾向選擇「立刻的好處」而不是「未來更大的好處」。
其實跟我們的演化本能、大腦結構,甚至基因組成都有密切關聯。在人類還生活在原始社會的時候:
所以「立刻擁有」才有生存保障
誰懂得「即時行樂」,誰比較能保命。